010-6231 9629
金价结束六连阴!避险情绪短...2020-03-18
周三(3月18日)现货黄金围绕1535美元震荡运行,现报1534 12美元,涨幅0 36%。  周二因美国正在考..
我国矿业国际产能合作形势分...2020-03-11
矿业国际产能合作是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矿业治理的..
我国重要矿集区找矿取得新进展2020-03-09
记者近日从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获悉,我国矿集区找矿工作取得新进展:自2016年起,我国先..
矿业在回暖,发展潜力大2020-03-09
矿业在回暖 发展潜力大日期:2020-3-3 来源:中国矿业报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民共和..
海外搞矿,是一场“赌博”2019-07-08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近日,据MiningWeekly报道,艾芬豪矿业公司(Ivanhoe Mines)宣布,其在民主刚..
世界上最深的钻孔,科拉超深...2019-06-25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科拉超深钻孔(科拉超深钻孔是苏联于1970年在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所进行..
2018年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2019-06-24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一、地质勘查投入 2018年我国地质勘查投入延续了近年来的下行趋势。全国地质..
2019年,各省地勘局财政拨款...2019-06-17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近期,全国各个省份地勘局已经陆续公布了2019年部门预算清单,其中对预算总额、..
我国地质调查重要新闻报道一...2019-05-16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金秋十月,我们再次相聚天津,参加一年一度的矿业盛会——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今..
我国地勘行业发展一年回眸2019-05-05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趋紧对地质勘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使得财政资金主要..
我国矿政管理这一年2019-04-30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关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关乎民族未来的美好前景。..
全球矿业资本市场呈现向好迹象2019-04-25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魔鬼藏在细节里,天使又常常与魔鬼相伴。一些矿业人这样形容资本是矿业市场最活..
矿业“走出去”应把握国际规则2019-04-25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日前,在天津举行的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法规与政策分论坛围绕信息披露与执..
我国企业面向非洲“走出去”...2019-04-24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在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在非洲有多年工作背景的瑞典科技大学教授孟瑞松(M..
论道天津,企业高管把脉矿业未来2019-04-18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10月19日,在天津举行的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分论坛——企业高管论坛,引来众多..
官宣!中国地质调查取得多项...2019-04-17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10月18日,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地质调查新进展专题论坛座无虚席。近期自然..
什么样的矿山才是智能矿山,...2019-04-17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
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升级,专...2019-04-15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资源型城市的数量占据全国城市总数量的近一半。因此,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直..
2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共同为人...2019-04-10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10月24日,地球深部探测与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开幕。 本次研讨会旨在交..
粉末地质学,该说再见了!2019-03-25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致其实。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
习近平: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习近平: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作者:金石恒泰   时间:2018-02-26

找钻机 钻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了《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本书内容,摘自习近平同志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二〇一七年九月十一日期间的讲话、报告、谈话、指示、批示、贺信等八十多篇重要文献,分七个专题,共计二百五十九段论述。其中许多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该书第二篇重点阐述“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部分精彩论述如下: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大力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在海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2013年4月10日)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二〇一三年年会的贺信》(2013年7月18日),《人民日报》2013年7月21日

    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的答问(2013年9月7日),《人民日报》2013年9月8日

    我说过,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4年3月7日)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这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9日)

    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

——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5年1月19日-21日),《人民日报》2015年1月22日

    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2015年5月27日),《人民日报》2015年5月29日

    城市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目标,还要追求生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树立“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

——《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20日)

    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在江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6年2月1日-3日),《人民日报》2016年2月4日

    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6年3月10日),《人民日报》2016年3月11日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要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自觉以对规律的认识指导行动。不仅要研究生态恢复治理防护的措施,而且要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等科学规律的认识;不仅要从政策上加强管理和保护,而且要从全球变化、碳循环机理等方面加深认识,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2016年5月30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12页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5月26日)

    我们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5月26日)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采取超常举措,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在山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7年6月21日-23日),《人民日报》2017年6月24日

 

上一篇:2018,矿业高质量发展步子怎样迈?
下一篇:全国各省矿产资源分布,你们省到底有多少资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