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山环境“开发式治理”之路...2019-02-25
-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以来,原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门相..
-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解广西...2018-07-31
-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广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获得一系列重大发现。 1 记者从广西国土资源厅了..
- 广西壮族自治区规范砂石资源...2018-07-30
-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一提到砂石资源开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散、乱、脏,破坏和污染环境严重。近几..
- 地球科学机构在泰晤士河流域...2018-07-30
-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泰晤士河是英国伦敦的母亲河,但在19世纪中期以后,河流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不断..
- 在珍宝上“雕刻”生命工程—...2018-07-27
-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近日,川报观察刊登了记者寇敏芳的文章,讲述我局九寨沟地灾治理工程背后的故事..
- 徐州打造矿区生态修复治理新标杆2018-07-20
-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这是一个重焕青春的城市。当地的国土资源系统把历史包袱转化为生态建设的资源优..
- 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治理的若...2018-07-17
-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水系。同世界许多其他河流一样,密..
- 矿山修复技术的魅力2018-06-13
-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土地因失去利用价值而成为废弃地,如露天采场、废石场、..
- 生态环境部公布《工矿用地土...2018-05-16
-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工矿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防..
- 中国地质简史(下)2018-04-20
-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第5篇:大师时代:地质学兴起 西学的大量输入唤醒了中国的开明士大夫,他们逐..
- 中国地质简史(上)2018-04-19
-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说到地质,很多人都认为,不就是研究地球吗? 什么是真实的地质? 她起源..
- 2017年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2018-04-02
-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导读 明确土壤重金属来源、掌握土壤重金属污染和风险特征、探究重金属在土壤..
- 周健民:制订土壤修复技术标...2018-04-02
- 满地宝便携式钻机 导读 周健民认为,尽管土壤修复行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但发展中伴随而..
- 土壤污染分区治理修复策略2018-02-27
- 土壤是具有空间格局但又可变异的非均相、不流动的地球陆地表层生态系统,通常处于不同利用状态,..
- 区域土壤污染成因分析2018-02-27
- 土壤环境是一个系统,由土壤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及其界面环境组成。处于地球陆地表层的土壤环境..
- 土壤污染的区域性差异2018-02-27
- 1 1 土壤污染呈现区域化态势2014年4月17日,国家环境保护部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

周健民:制订土壤修复技术标准 构建稳定商业模式|观点
作者:金石恒泰 时间:2018-04-02
导读
周健民认为,尽管土壤修复行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但发展中伴随而来的问题也在逐步显现,需要引起高度的关注。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治理离不开土壤修复产业界的努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原院长周健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随着“土十条”的实施,土壤修复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作为新兴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土壤修复包括土壤调查、监测、评估、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整个行业的产业链条较长,涉及多种相关领域,产业规模大、涉及就业人口多,其发展将有力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
不过,周健民认为,尽管土壤修复行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但发展中伴随而来的问题也在逐步显现,需要引起高度的关注。
土壤修复市场尚待规范
《21世纪》:你认为土壤修复领域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周健民:第一,缺乏系统性顶层设计。我国目前没有建立完备的土壤污染调查、风险评估、检测技术和环境质量技术标准,污染修复治理后也缺乏长期监测和监管。
第二,行业门槛不高,尚未建立规范的土壤修复市场。由于土壤修复起步晚,市场不规范,造成大量没有资质、缺乏经验与责任感的修复公司进入市场,出现了工程被层层转包,恶意压价、低价中标的现象,甚至很多土壤修复不是进行污染治理,而是成了污染搬家的过程。
第三,修复人才和技术短缺。目前,我国土壤修复技术长期停留在实验室水平,缺乏经济有效的土壤修复产业化成熟经验,土壤修复面临人才和技术短缺的问题。由于土壤污染复杂性和时空差异,如果盲目照搬国外的工程技术,即便投入大量资金,也会因为技术不能“对症下药”而导致修复达不到预期效果。
第四,修复资金缺口较大。相对于废水、废气治理,目前该行业的商业盈利模式还不清晰,尚未形成良性的产业链条。而真正的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了中央政府财政资金外,地方资金配套依然存在较大缺口。
《21世纪》:对促进土壤修复行业的快速良性发展,你有哪些建议?
周健民:我认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直视问题,深入调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引导和规范。
首先,摸清底数,正确评估市场规模。要精准识别土壤污染范围和程度,将对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与其污染水平和最终使用用途紧密结合起来,摸清需要开展治理与修复的污染土壤底数,分类管理,既要及时治理,也要避免过度治理,浪费投资。
第二,制订标准,规范市场行为。在国家层面上进一步制订土壤污染调查、风险评估、检测技术和环境质量技术标准,各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出台行业准入条件,建立完整的流程管理体系,强化监管,使土壤修复工程处于受控状态下,达到逐步规范市场行为的目的。
第三,大力培育,储备相关技术和人才。土壤污染的程度和类型千差万别,应在借鉴国外成熟技术和经验的前提下,根据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强化人才引进,鼓励科研人员与修复企业合作,开展技术革新,结合污染地块的特性,确定相应的实用技术,分类施策,循序推进。
第四,提升效益,构建土壤修复稳定的商业模式。由于土壤修复成本高,修复地块面广量大,资金缺口巨大,需要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联合机制,不断提高土壤修复的综合效益,才能形成稳定的商业盈利模式,弥补资金缺口,促进市场的发展。
健全土壤修复监管机制
《21世纪》:土壤修复产业涉及到不少部门,政府在土壤修复行业监管上应该如何分工?
周健民:目前,行业监管部门尚不明确。尽管“土十条”已经出台,地方政府工作方案也已拟定,但因条款和规定主要体现了指导性和方向性,对土壤修复行业在监管上操作性不强,需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的责任边界。
我建议,应该明晰责任,建立健全土壤修复监管机制。土壤修复涉及环保、国土、住建等众多政府部门,其工程性质的复杂性决定了修复工程不能仅靠一家独立公司、一个领域的专家和一个政府部门完成实施和监管任务。
为此,我们要构建富有成效的土壤修复监管机制,明晰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加大相关法规政策的执行力度,形成多部门参与、分工协作、职责明确的污染土壤修复监督与管理体系,加强土壤修复项目从监测、场地调查等全流程监管,从而保障污染土壤修复产业的健康发展。
《21世纪》:土壤修复产业非常复杂,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目前土壤修复的认识是否到位?
周健民:这也是土壤修复产业面临的一个问题。他们不了解土壤修复的难度有多大,怎么土壤修复要花这么多钱?实际上,这是由于土壤污染的特点所决定的,一旦污染就很难修复,就要付出沉痛代价,就要花费很长时间。其修复过程比大气和水污染治理所需技术更为综合、时间更为漫长。所以我们才特别强调土壤污染防治,一定要以防为主。
现在中国的土壤修复产业才刚刚起步,未来等大家习惯了,不再奇怪为什么花这么多钱来做土壤修复时,土壤修复市场才能真正爆发出来。对现在的修复产业既要引导鼓励,也要严格监管,逐步建立行业发展规范,避免恶性竞争。
上一篇:土壤污染分区治理修复策略
下一篇:2017年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研究热点回眸|观察